大连市紧抓国家有关消费品以旧换新战略部署,将国家政策与本地政策叠加,持续加力扩围,实现提振消费、促进转型和改善民生的多方共赢。今年的“政务公开日”,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傅吉新介绍了我市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工作进展和成效,回应社会关切。
傅吉新介绍,202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9%。限额以上单位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79.4%、162.2%、78.3%、61.5%。升级类商品消费保持快速增长,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6.1%、42.6%。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智能手机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67.2%、58.9%。2025年一季度,全市消费市场继续保持高增长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0%,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443.3%、429.3%、296.3%、38.9%。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智能手机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01.3%、84.8%。
傅吉新说,自“两新”工作开展以来,我市积极健全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推”的工作格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党组会议、专题工作会议等,部署“两新”工作。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两新”工作专班,下设以旧换新等推进组。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大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实施方案》《大连市加力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各相关部门出台了11个分领域细化方案,构建起“1+N”政策体系。分管市领导常态化调度分管领域工作,定期调度消费品以旧换新进展,及时推动解决困难和问题,打通堵点卡点,确保工作顺畅推进。
傅吉新介绍,我市多措并举抓好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一是持续扩品增项,更好满足群众需求。在家电家居领域,在国家明确的8类家电产品基础上,将打印机、微波炉、电饭煲、吸尘器、空气净化器、净水机、投影仪等7个品类纳入家电补贴范围,根据以旧换新工作推进实际,又将烘干机(干衣机)、消毒柜、榨汁机等69个品类纳入,两次扩品增项家电家居领域国补品类合计达到84个。在农机报废更新领域,结合全市老旧农机存量少、新购农机需求旺的都市农业发展实际,将纯新购置农业机械纳入补贴范围;报废补贴范围在国家支持的9个种类农机基础上扩展到15类,自主选择了花生收获机、薯类收获机、田园管理机、微型耕耘机、打(压)捆机、搂草机等6个种类农机;在国家支持2类报废补贴提标农机种类基础上,将水稻插秧机纳入提标范围。二是叠加本地支持政策,扩大政策辐射范围。出台了《关于贯彻恢复和扩大消费政策举措的若干措施》,加强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形成促消费合力。对主办方举办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活动发生的场地租赁等支出给予50%补助,对报废旧车购买新车的个人最高给予4000元补贴。推出购房送消费券叠加补贴,对在全市范围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含房屋属性为公寓)的购房人,每套住房发放3000元家电以旧换新消费券(与国补政策叠加使用),用于支持报废旧家电并购买绿色智能新家电。三是“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畅通兑付渠道。倡导开通京东、淘天等线上销售渠道,大商天狗等品牌企业开设“线上商城+小程序”开展以旧换新补贴活动,实现“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线上渠道已成为消费者消费兑付补贴的主流方式。组织开展各类汽车、家电、房屋等促销活动近千余场次,利用国庆、中秋等节假日,开展了“乐享滨城,聚惠换新”系列主题促消费活动,大中型商超、汽车销售企业线下叠加折上折优惠,最大限度惠及消费者。四是简化流程,最大程度提高审核效率。联合相关部门深入汽车销售网点、大型商超、报废汽车拆解厂开展实地调研,了解消费者所需所想,逐一排查解决以旧换新工作中的难点堵点。公安部门专人进驻报废汽车拆解厂现场办公,提高《机动车注销证明》核发效率。商务部门选优配强工作专干,加快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审核速度。农业农村部门采取减少审核要件、下放审核权限、补贴款项直达农民账户等措施,压缩办理时间36%以上。交通运输部门设立一站式受理审核办公室,缩短受理审核时间;建立老旧营运货车回收、报废、注销等环节工作协调群,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五是打造“总客服”,畅通惠民利企服务渠道。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增设了消费品以旧换新专栏,对接线业务人员进行了补贴政策“一问一答”专题培训,开通专项咨询业务受理,接收群众咨询、投诉举报和意见建议。“一问一答”覆盖了各领域补贴范围、时限、标准及权益领取的条件和渠道,详细说明了补贴活动的操作过程、享受补贴的方式、消费者权益保护、售后服务等,也对大连市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主要特色,以及与其他地区不同等消费者关注的问题进行了逐项解答。